今天行程比較隨興,8點多才起床緩緩用餐整理行李,出門前將行李寄放在旅館的倉庫。
早餐的甜點,昨晚在超市買的香草口味烤布丁 |
9點出發有明亮的天色相伴,今天是難得一見的陽光日,
太陽彷彿是為我們即將離開巴黎作餞行。
旅館旁邊往Corvisart站的必經之路,空地上有跳房子,順便跳了一下 |
附近的房子與街道
第一站前往Montmartre蒙馬特山丘的Baslique du Sacre-Coeur聖心堂,
M6 Corvisart搭到Pasteur後轉M12到Abbesses,再步行15分鐘可達聖心堂。
蒙馬特位於巴黎的北邊,是一座130公尺高的山丘,
蒙馬特有烈士之山的意思,為了紀念西元250年巴黎主教也是法國主保聖人Saint Denis聖丹尼斯在這個山丘被處決而以此命名。
19世紀許多藝術家居住於蒙馬特,因此成為巴黎主要的藝術中心,
但在西南側則為紅燈區,Moulin Rouge紅磨坊即位於紅燈區內,
這一帶入夜後會有點亂,小蕨耳提面命在這一區要十分注意安全。
Abbesses車站內的牆壁塗鴉 |
Abbesses阿貝斯車站出口旁邊的Église Saint-Jean-de-Montmartre,
是1880年開始的新藝術運動時期所興建的教堂之一。
Église Saint-Jean-de-Montmartre |
旋轉木馬 |
選擇搭到阿貝斯車站的另一個原因,是要參觀Le mur des je t'aime我愛你牆。
Le mur des je t'aime我愛你牆 |
我愛你牆的發起者是法國音樂家Fédéric Baron巴隆,
2000年開始,2001年2月14日公開,共有250種語言寫出311次的我愛你,
紅色的不規則方塊代表著被撕碎的心,在這面牆上得以拼湊修復。
卡不到好位置,只好這樣拍一張 |
牆的上方這位穿著深藍色禮服的女子,旁邊擦拭掉的痕跡是舊的設計,
女子原本倚著一張長椅,舊標語寫著"soyons raisonnable, exigeons l'impossible"「保持理智,勿強求」,
而現在女子站立著,新標語寫"aimer c'est du desordre... alors aimons"「愛情本來就是一團混亂」。
是的,愛情本來就是一團混亂啊! |
找到中文的我愛你
往聖心堂的方向去,沿路看見不少民房外掛著聖誕老公公的布偶,
這就是法國人的聖誕裝飾啊!
聖誕老公公掛在外面,就像要爬進屋裡送禮物一般
前往聖心堂的路上 |
來到蒙馬特的山腳,拜見聖心堂可以爬這座被喻為「世界上最美的階梯」,
沒腳力的可搭乘單軌纜車,單趟車資與地鐵車資一樣1.7歐。
美麗的階梯與單軌纜車都可上達聖心堂 |
先繞過這裡,再往前一些是可以將聖心堂與蒙馬特山丘盡收眼底的廣場。
潔白的聖心堂在東昇的陽光照耀下顯得溫暖了些 |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電影場景曾出現過的旋轉木馬,因應佳節不收費(回國後至今才知道!!!) |
好多遊客在取景 |
我們決定上山搭纜車,下山走聖心堂前的樓梯。
纜車山腳乘車處 |
這條斜坡真的好長 |
纜車山上乘車處 |
搭纜車的人有不少是要前往聖心堂祝禱的法國人。
纜車下車後再走一點路就到聖心堂 |
雲縫中透出天使光,為了這一幕在這裡拍了幾十張照片 |
聖心堂與之前幾天參觀的教堂不同,是屬於羅馬拜占庭風格的法國天主教宗座聖殿。
羅馬拜占庭風格的天主教教堂 |
再來一張天使光 |
為了紀年普法戰爭及隨後的巴黎公社後期的紛亂景象,
1873年巴黎樞機主教向國民議會提出建造聖心堂的請求,
1875年開始為時40幾年才全部完工,被定義為「對巴黎公社社員所犯下罪行的補償」;
外牆採用巴黎南方的Château-Landon朗東堡的石灰華岩,
因為岩石特性在風吹日曬的污染下仍能維持潔白的外觀。
正中央的雕像是耶穌 |
聖心堂左邊的建築以及Église Saint-Pierre de Montmartre聖彼得教堂 |
聖心堂不需要門票,但是內部不能拍照,
在半圓後殿祭壇上方有一幅耶穌的鑲嵌畫,是世界最大的鑲嵌畫之一,值得一看。
聖心堂門口的QR code,掃條碼可看介紹 |
入口與旁邊的門,上方門楣有敘述耶穌生平事蹟的浮雕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長矛刺進耶穌的心藏 |
不能拍照與大家分享,只好自己親身拜訪了。
![]() |
2歐的紀念幣 |
參觀完教堂後,從左手邊的小路前往購買登上圓頂瞭望台與地下室的門票。
票價一覽表,買了圓頂加地下室的套票8歐一人 |
門票,下方圖樣即是耶穌鑲嵌畫 |
登上圓頂共有兩層平台,可近距離欣賞聖心堂細部構造的美感,以及俯瞰巴黎市中心的風景。
中間的圓塔主體 |
羊造型排水口 |
狹窄的走道,高處的風非常刺骨 |
通往圓頂的入口樓梯,一般人不可入內,卻被鴿子霸佔了走道 |
鐘塔 |
遠方的巴黎鐵塔 |
登上最高平台就沒有密密麻麻的鐵網圍住,享受一望無際的巴黎市風景。
高樓林立的外環區,新凱旋門的所在 |
巴黎鐵塔 |
位於四個角落的圓塔屋頂構造 |
站在最高處陽光只是裝飾用的,迎面而來的風仍舊凜冽。
最高層的平台走廊
聖心堂前方的斜坡綠地階梯,最底部的是剛才拍照的廣場 |
聖心堂右手邊的建物 |
屋頂上的小雕像,手舉著旗子腳下踩鱷魚的一位人物(不知其身分) |
結束圓頂參觀,走下樓到地下室繼續參觀。
圓頂樓梯都非常狹窄
地下室參觀的人不多,不小心就被我和小黃包場了。
地下室迴廊,迴廊旁邊有小型拜堂 |
除了有不少小型拜堂以外,雕像以及建造聖心堂等的事蹟都在此展示著,
在牆壁石磚上還看見不少法國地名,敝人推測應該是當時有捐善款來修築聖心堂的城市。
另外在這面牆上的紀念碑應是紀念兩次大戰期間被殺害的牧師和神學院學生。
一座小教堂藏身於地下室,不對外開放參觀,
拜殿後方的雕像是聖母抱著垂死的耶穌,與聖母院的聖殤像主題相同。
有兩間透明的展示間,展示著教宗Léon XIII李奧十三世曾使用過十字褡(主持彌撒穿過的無袖外衣)與聖仗等遺物,以及信徒的奉獻物。
地下室的中央祭壇有一尊張開手臂的耶穌雕像,聖心雕刻在胸前,是耶穌聖心信仰的表現;
耶穌聖心是耶穌對世人的大愛,天主教信仰之,但基督教並不接受這樣的信仰。
在耶穌聖心像前有一位聖女的照片,Sainte Thérèse聖德蘭,
在他很小的時候便一心想加入Carmel加羅莫羅修道院,但因為他的年紀太小一直被拒絕。
在1887年他決定親自拜見教宗李奧十三世,教宗受到這位小女孩的感動特准她進入修道院。
他曾來到聖心堂的地下室向耶穌祈禱,並將自己奉獻給耶穌聖心,
所以在此可見他的照片以及事蹟解說。
到這裡完成聖心堂的行程,回程漫步在聖心堂前的階梯與廣場。
聖心堂前的階梯上有演奏豎琴的街頭藝人,可坐在階梯上悠閒地聽聽音樂。
這座壁龕牆上寫著Diocèse de Nancy天主教南錫教區,位於法國東北邊的南錫地區 雕像我沒了解到是什麼意思 |
窗邊的小拜堂之一 |
彩繪玻璃 |
另外在這面牆上的紀念碑應是紀念兩次大戰期間被殺害的牧師和神學院學生。
柱子上刻鏤著法國地名,拱形牆上貼著紀念碑 |
西元250年左右在蒙馬特被處決的主教聖丹尼斯,據說他被斬首後時起自己的首級邊走邊講道 |
一座小教堂藏身於地下室,不對外開放參觀,
拜殿後方的雕像是聖母抱著垂死的耶穌,與聖母院的聖殤像主題相同。
小教堂 |
有兩間透明的展示間,展示著教宗Léon XIII李奧十三世曾使用過十字褡(主持彌撒穿過的無袖外衣)與聖仗等遺物,以及信徒的奉獻物。
展示間之一,十字褡與曾使用過的物品、照片等 |
展示間之二,教宗的畫像、聖仗和信徒的奉獻物 |
小拜堂之二 |
彩繪玻璃 |
小拜堂之三 |
地下室的中央祭壇有一尊張開手臂的耶穌雕像,聖心雕刻在胸前,是耶穌聖心信仰的表現;
耶穌聖心是耶穌對世人的大愛,天主教信仰之,但基督教並不接受這樣的信仰。
耶穌聖心 |
在耶穌聖心像前有一位聖女的照片,Sainte Thérèse聖德蘭,
在他很小的時候便一心想加入Carmel加羅莫羅修道院,但因為他的年紀太小一直被拒絕。
在1887年他決定親自拜見教宗李奧十三世,教宗受到這位小女孩的感動特准她進入修道院。
他曾來到聖心堂的地下室向耶穌祈禱,並將自己奉獻給耶穌聖心,
所以在此可見他的照片以及事蹟解說。
聖女Sainte Thérèse聖德蘭 |
到這裡完成聖心堂的行程,回程漫步在聖心堂前的階梯與廣場。
繞行蒙馬特地區景點的小火車,一人6歐 |
另一個角度的聖心堂 |
正面中央是耶穌,左右的青銅雕像分別為路易九世和聖女貞德 |
聖心堂前的階梯上有演奏豎琴的街頭藝人,可坐在階梯上悠閒地聽聽音樂。
彩繪面具 |
第一層平台下有小型的水池,但是因為冬天而沒有水流。
水台底座是三名力士扛著水台的造型
走到第二層平台上可以欣賞草地斜坡與聖心堂。
此外還要特別留意這裡有許多手上拿著幸運繩的小販,會無預警地抓起你的手腕綁上繩子,
如無好好防備很容易被強迫購買幸運繩,故經過這裡時我們都把手藏起來,
遇到推銷的小販也快步走過假裝聽不懂,
在觀光景點出現這樣的小販讓人心情不太愉悅。
樓梯旁的小姐就被強迫推銷了,地上有很多幸運繩的屍體, 當然如果很喜歡幸運繩的旅客就另當別論了 |
第二站是Café des 2 Moulins雙風車咖啡廳吃午餐,
沿著Bd. de Clichy克希利大道前往,這一區是剛才有提到的紅燈區,
因此兩旁的商家有不少情趣用品店(臉紅紅)。
Bd. de Clichy克希利大道 |
看到一家日式料理店,覺得親切。
菜單 |
冒著被斜眼的危險拍了幾張情趣用品店。
SEX在這裡變得一點也不突兀 |
沒想到情趣服飾放眼世界通用 |
來到與紅磨坊的交叉口,先行右轉上Rue Lepic列皮克街走一段上坡,
艾蜜莉曾工作的雙風車咖啡廳即在左手邊。
前方是紅磨坊的風車,吃飽再來看 |
雙風車咖啡廳也是紅色招牌,這裡好多紅色招牌 |
對面有一家中式餐廳 |
門口有放置午餐菜單與全餐菜單,還在擔心怎麼點餐正想跟小蕨連線時,
發現紙本菜單有英文翻譯,果然是一個觀光景點必備的。
午餐單點一主菜12歐或者可選擇全餐14.9歐起
餐廳裡有不少東方人觀光客 |
餐廳裡有電影掛報讓人再回想起電影情節。
吧檯 |
特別的電扇 |
我們坐在靠窗邊的位置,玻璃上有彩繪的女孩。
靠窗坐,咖啡廳裡有免費的WiFi馬上變成低頭族
菜單 |
這餐我們決定要好好犒賞辛苦的五天,
於是我點了一份主菜+咖啡,小黃點有主菜與甜點的套餐,總共31.1歐。
紅色的餐巾紙,咖啡先上 (某人還在低頭)
來這裡用餐的法國人幾乎都點輕食,坐在吧檯聊天,不少人正在慶祝再幾個小時就是聖誕假期。
不久餐點上桌,小黃點魚排,我點豬肋排,味道都不錯。
魚排 |
豬肋排 |
飯後甜點是蜜漬水果與冰淇淋。
賣相沒有特別驚豔,不過嘗起來還不錯 |
在離開巴黎前的這頓大餐真是太感人了。
在巴黎曾到訪的景點都標註在Ulmon map上 |
吃飽喝足走回紅磨坊前拍照紀念。
紅磨坊建於1889年,在普法戰爭後士兵們需要一個放鬆的地方,
酒吧與歌舞廳在當時非常盛行,紅磨坊就是其中一間,曾經也是妓女與士兵狂歡的地點,
而如今紅磨坊已轉換為另一種形式,晚上有秀場可看。
紅色風車的紅磨坊,入夜後燈光將這一區都染紅 |
接著下午的行程轉車到Bastille巴士底站,一出站即是Place de la Bastille巴士底廣場,
原為巴士底監獄的位置,在法國大革命爆發期間被徹底破壞,
如今在廣場上矗立著La colonne de juillet七月圓柱,由法王路易菲利普建於1833年,
為了紀念1830年的七月革命,柱頂的是象徵和平的自由小神童雕像。
後方的現代建築是巴士底歌劇院,在法國大革命後的200年為了之,
將原本的Gare de Paris-Bastille車站拆除打造的歌劇院,
如今也取代了巴黎歌劇院成為現代歌劇院。
巴士底廣場上的七月圓柱與一旁的巴士底歌劇院 |
柱頂的自由小神童雕像 |
這一區稱為Marais瑪黑區,從17世紀開始許多王公貴族們居住在這一帶,
尤其環繞著Place des Vosges孚日廣場周邊皆是豪華宅邸,文學大師雨果就曾居住在此。
孚日廣場 |
孚日廣場是巴黎最古老的廣場,原名Place Royale皇家廣場,
亨利四世1607年將這裡改建為商業廣場,
路易十三1612年和王后奧地利的安妮以及西班牙國王菲力普四世和路易十三的妹妹之聯合婚禮,
曾在這裡舉行大型的騎士比武。
法國大革命後為了向第一個繳清稅金的孚日省致敬,將此廣場更名為孚日廣場
冬天沒有水的水池 |
廣場上的路易十三騎馬雕像 |
巧遇一群自行車觀光團 |
廣場四周的樓舍拱型走廊搭配紅磚天花板,展現別緻優雅的情調。
有不少商店可以逛逛 |
雨果的故居位於其中一個角落,1832~1848年他居住在這裡,是他住最久的地方,
1902年改建為Maison de Victor Hugo雨果紀念館。
位於角落的雨果紀念館,不是很好找,可以認法國國旗 |
免費入場,不能拍照 |
紀念館共有三層樓,展示著他的收藏,其中不乏中國瓷器以及曾使用過的家具,
書桌、梳妝台與據說是他臨終時躺的四柱大床。
![]() |
雨果紀念館的門票免費 |
逛完後天空又飄起毛毛小雨,比預計時間提早一小時結束了今天行程,
搭地鐵回到飯店領了行李,推著行李走了近20分鐘的路到Rue de Avenue Reille街上的Glaciere-Tolbiac公車站,搭接駁巴士OrlyBus到Aéroport de Paris - Orly奧利機場,
正逢下班時間又是聖誕夜,接駁巴士以一個最密堆積的形式將滿車的旅人載往機場,
幸好法國公車有人站立也可以開上高速公路。
這段路太艱辛,只記得沙丁魚般的巴士裡開著暖氣,大外套裡已滿身是汗,
約莫40分鐘的車程順利抵達奧利機場西站。
![]() |
OrlyBus一人7.5歐,上車有售票機 |
第一次自己搭法國國內線,登機前一小時才開放check-in,
這段時間我們在旁邊繼續啃著三明治填肚子,奧利機場西站免稅店並沒有特別優惠,
買了一盒Ladurée當明天去波爾多拜訪小蕨的公婆之伴手禮,
對省錢的我們兩人是很奢侈的,但看見親家的笑容覺得一切很值得。
Ladurée的店面很粉嫩 |
16入的禮盒32.6歐,單買一個1.9歐 |
等飛機等好久,在PAUL買了兩杯咖啡寫明信片。
旅人的聖誕夜 |
一小時的飛行平安降落在土魯斯機場,福類接機親切地臉貼臉打招呼,幫忙提行李,
再以一個與光速差不多的車速馳騁在霧氣瀰漫的高速公路上,
小蕨小川我們來了~
土魯斯的晚上與清晨都是濃霧,能見度只有100公尺吧 |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