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兩天由我和小帥兩個弱女子一起進行預定行程。
今天早上10點遊惡魔島Alcatraz Island,下午逛舊金山市區,
已於三個月前訂好的三張惡魔島船票,正好轉給也在聖荷西的另一位同事,
上半天有他的加入,充當我們的業餘護花使者。
第一次看霹靂帥氣地開車在早晨擁擠的上班車潮中,高速公路上的每台車都開得又兇又狠,
心中對霹靂的崇拜感油然而生,對於一個從來沒在台灣開過車的女孩獨自到美國適應當地生活,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她不捨地將我和霹靂送到靠聖荷西最近的BART站Fremont弗里蒙特目送我們離開,我和小帥踏上未知的旅途。
BART - Bay Area Rapid Transit,舊金山灣區捷運系統 灣區為北加州大都會區,包括舊金山、奧克蘭以及聖荷西等城市 |
弗里蒙特站雖然是最近的一站,但從霹靂家開車過來也要一個小時,
BART的車票自動販賣機操作與台灣相差甚遠,
要先確定搭乘的票價並計算好,購票時要自行輸入,
因為身後有趕著上班的乘客,所以無法一一將購票方式記錄下來,
而接下來幾次買票又擔心車站內的怪人來騷擾,每次買票都戰戰兢兢。
BART車票 |
搭遊艇的碼頭鄰近於Embarcadero內河碼頭站,從弗里蒙特搭綠線過去大約要一小時,
這樣一算可以發現6點多我們就起床準備出門,所以搭車就是補眠的好時機。
大約9點順利到達舊金山碼頭區,一出站看見藍天令人精神抖擻。
往東走到內河碼頭區,再沿著碼頭往西北走到31號碼頭是惡魔島的發船處。
The Embarcardero是東側濱海道路的路名 |
座落在內河碼頭上建造於1898年的Ferry Building渡輪大廈,是港灣的渡輪中繼站,現在亦作為購物中心;中間矗立的鐘塔外型模仿西班牙Seville塞維利雅教堂的鐘樓Giralda吉拉達,總高度約75公尺高。
![]() |
渡輪大廈有著顯目的鐘塔 |
![]() |
街拍還是要來幾張 |
遠方260公尺高的Transamerica Pyramid泛美金字塔,是舊金山市最高的摩天大樓。
1972年完工後,辦理各種保險的泛美公司總部搬入這一棟商辦,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其公司總部,但建築仍保有公司標記。
泛美金字塔 |
天空很藍,但是海風吹來仍會讓人打顫。
各種觀光巴士載著遊客遊舊金山市區。
15號碼頭的Exploratorium探索科學館,是一間包含科學、自然與藝術人文等的公開實驗室。
外牆上的電路圖捕捉了我的目光 |
Alcatraz Island阿卡特茲島,即是惡魔島,美國人也稱它作The Rock岩島。
The Rock也是一部電影,中譯為絕地任務,描述以惡魔島為背景的越獄故事,
因為惡魔島的神秘面紗以及各種傳奇,美國有不少電影皆以此為藍本拍攝。
船票一人稅後約38美金,最好提前在網路上購買,
遊艇載著遊客前往惡魔島後(後面皆以惡魔島稱之),在島上可參加定時的人員導覽或是自己逛,回程則是有船班就可搭乘回舊金山。
滿滿的遊客,要在預定的時間提前半小時先報到 |
穿越海灣,在惡魔島的東邊是Treasure Island金銀島和Yerba Buena Island芳草島,
連結島嶼和舊金山的橋San Francisco – Oakland Bay Bridge,當地多簡稱Bay Bridge灣區大橋,
分成西段連結舊金山灣區以及東段連結奧克蘭的橋樑。
San Francisco – Oakland Bay Bridge,中間的小島是芳草島 |
不一會兒遊艇靠岸,船錨下碇,我們踏上這座充滿神秘歷史的惡魔島。
因為四周岩石峭壁,聯外不易,易守難攻,
最早被作為軍事堡壘,後來成為燈塔與監獄,1970年代時被原住民印第安人佔領了19個月。
在下船碼頭旁是一棟四層樓高的建築,在監獄時期當作軍營與懲教官及其眷屬的住所;
牌坊上顯眼的紅色字體寫著Indians welcomes...等字眼則是印第安佔領時留下的痕跡。
軍營與公寓 |
這棟建築擁有防彈防入侵的十呎厚牆壁,現在內部作為簡介島嶼的視聽教室以及紀念品販賣部。
下船後會有一小段講解,接下來就自由行動 |
首先我們進去這棟建築內參觀惡魔島的歷史簡介。
惡魔島與舊金山之間相距2400公尺,看似很近卻隔著冰冷的海灣洋流,
於1861年開始作為軍事監獄,囚禁內戰時的罪犯,
爾後軍方警覺島上的防禦系統過於落後遂進行一連串的提升措施,
包括增建砲台並派專門的砲兵駐守。
牆上為裝置砲台時的紀錄照片,一旁是砲兵的制服 |
不免覺得這一棟建築內有一股陰森的氣息。
磚頭砌成的牆壁,昔日的軍方與眷屬宿舍,今日作為惡魔島的歷史展覽室 |
亦曾作為二戰的防空洞,從這個隧道走出去看看見守衛塔 |
在監獄時期島上共有六座獨立的守衛塔,這是修復後的唯一一座,
荷槍實彈的守衛駐守其上,想要越獄的逃犯將被就地制裁。
修復後的守衛塔 |
監獄牢房位在這座島的山丘上,繼續往上走會先看到一座水塔,
上面的紅字也是印第安人佔領這座島時留下的字跡。
1969年在惡魔島已不再作為監獄後,印第安人為了抗議美國當時提出的一些相關於印第安相關的政策,而佔領這座島長達19個月。
水塔 |
循著指示來到作為牢房的建築,裡面提供各國語言的導覽機,費用已經包含在船票中了。
建於1910-1912年間,150公尺長的鋼筋牢房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建築。
![]() |
囚犯的衣物、鞋子與盥洗毛巾及其置物櫃的配給處 |
![]() |
洗衣房 |
這排水槽,上方有水龍頭,下方白色水泥地備有排水孔,不難聯想此處是囚犯洗澡的地方。
洗澡集中區,後方是入口索取語音導覽 |
洗手台 |
從旁邊的迴旋樓梯上去二樓是主要的牢房區,分成A~D區,每區皆有三層牢房。
![]() |
上方天井灑落陽光照射在牢房區 |
CUTOFF是穿越不同區域的中央連結廊 |
監獄裡有一種難以言喻的低沉氣氛 |
牢房的基本配備:一張床,緊鄰床邊有一張小桌子,床前就是馬桶與洗手台。
牢房內景 |
這條長廊被稱為Broadway,大部份時間囚犯都待在牢房裡,出來走動的時間受到管控。
![]() |
Broadway |
D區主要隔離較具危險性且暴力的罪犯,最為惡名昭彰的七位囚犯照片展示在D區。
監獄期間最為危險的七名囚犯,關於他們的故事傳奇性質濃厚,不過看照片還是覺得悚然 |
D區配有禁閉室,裡面是伸手不見五指的狀態;
被關在禁閉室的囚犯是成天不見天日,通常長達數天,但最長不超過19天。
禁閉室 |
圖書閱覽室,提供囚犯們偶爾的自由休閒活動。
圖書室的書櫃 |
在牢房的盡頭二樓是守衛的巡邏走廊GUN GALLERY,
這裡的守衛配有槍枝,前方的白色線上掛著可開啟牢房的鑰匙。
巡邏走廊 |
這道走廊有一段越獄故事:1946年5月2日發生一起六人逃獄事件,稱為Battle of Alcatraz。
當時的起義者Bernard Coy和Marvin Hubbard趁著大部份的獄警在外面的工廠時,
制伏了其中幾位留守的獄警,並利用自製的工具將巡邏走廊的鐵欄杆撐開,取得至高點的優勢。
事件簡介與將牢房撐開的器具
照片左邊是主要的六名逃犯,其中三位不屈服不投降,最終自縊身亡,
其餘三位接受審判後有兩位被處決;右邊的是受到波及身亡或受傷的獄方人員。
|
事件的發起者Coy自製金屬器具,由螺帽和門栓組成,
旋轉一側的螺絲即可漸漸撐開巡邏走廊的鐵柵欄,成為可控制配有槍枝的獄警之關鍵。
撐開牢房的器具 |
這起逃獄行動很快地被獄警們察覺,逃脫計畫也註定失敗。
5月2日傍晚典獄長隨即調動海軍支援,晚上開始自天花板投遞多枚手榴彈企圖圍攻逃獄犯,
將他們逼到角落區域集中後再行攻入。
投擲手榴彈的天花板 |
地板上被手榴彈炸過的痕跡 |
雖然有如此激烈動盪的事件,但是有不少囚犯充實地過著監獄時光,畫畫、打毛線與聽廣播。
畫作與針織活 |
耳機孔是可供囚犯接觸外界廣播的路徑 |
另一起知名的越獄事件發生在1962年6月11日,
當天的早餐時間獄警們一如往常將牢房內的囚犯放出來,唯有三間牢房的囚犯仍躺在床上Frank Morris、John Anglin和Clarence Anglin,
當獄警進入牢房內想要搖醒還在睡覺的Morris,發現床上的人頭是假的。
事件說明板 |
Morris以及Anglin兄弟各自做了假人頭放在床上,躲過了晚上巡邏的獄警,
推測他們可能在夜裡利用湯匙將下水道的排氣孔拆開,順著下水道逃出監獄。
至今這樁逃獄案仍被列為未決的懸案,三人從此消聲匿跡,
但有不少軼聞傳說在別的地方見過神似他們的蹤影,皆無法證實其真實性。
這段故事情節也曾在美劇Prison Break越獄中出現過。
原景重現:假人頭與被拆開的下水道排氣口 |
結束牢房參觀,往外是探監區與中控室。
探監窗口 |
中央控制室 |
獄警休息室 |
休息室外的門楣上有一枚血手印被保護著,不知道這個意義為何。
謎樣的血手印 |
最後一任典獄長的塑像 |
惡魔島模型 |
最後來到廚房餐廳參觀。
由於這座聯邦監獄的花費比其他監獄的花費更多,1963年3月21日是監獄營運的最後一天。
1963年3月21日的菜單 |
廚房內的大鍋爐 |
各種刀具鍋碗皆展示,刀子放置於牆壁鑲嵌處,是為了明顯清楚看到刀子數量是否有減少 |
結束惡魔島的參觀回到舊金山市區。
![]() |
惡魔島與監獄 |
登船處更大型的監獄模型 |
惡魔島合成照,感謝同行友人充當半天護花使者 |
午餐來到有許多餐廳聚集的39號碼頭。
餐廳多到眼花撩亂,沒做什麼功課的我們誤打誤撞走進這家FOG HARBOR FISH HOUSE,
霧港漁家餐廳,意外地好吃划算。
我們三人一共點了三道菜:凱薩沙拉、海鮮炸物拼盤以及蛤蠣義大利麵,共63美金。
![]() |
餐前有免費酸麵包,這三道菜都令人滿意 |
餐後與半天護花使者道別,剩下我和小帥兩人舊金山市區走跳。
背後的碼頭有好多帆船,太陽刺眼一定要戴太陽眼鏡 |
可惜吃太飽無法再吃下甜點了。
最後只買了一杯lotus開的咖啡店的拿鐵1.88美金,還有一塊lotus焦糖餅乾。
喝一杯拿鐵,驅除時差的睡意 |
接著我們打算尋覓美國第三老牌的巧克力品牌昔日的總部Ghirardelli Square吉拉德里廣場。
途經41號小艇碼頭,從這裡可以搭乘船艇到舊金山海灣上的島嶼,如Angle Islang天使島。
41號碼頭 |
書報販賣機 |
在1893吉拉德里巧克力創辦人Domingo Girardelli買下這一街區,
並將這個廣場作為公司總部,
在1960年代初期,巧克力公司被併購後總部遷址,並變賣了這座廣場。
現在作為吉拉德里巧克力的販賣部 |
1962年Roth羅氏母子買下後,為避免廣場上的文化意義受到破壞著手進行建設,
作為巧克力商店的這棟建築即是當時所打造;
1982年將這座廣場列入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國家史跡名錄,
以確保這區的文化與建物能永續經營。
舊金山不可錯過的叮噹車Cable Car,在市區隨處可見。
叮噹車目前分為兩條線,是全世界最早發行通車的電車系統,
1878年發行第一條路線,興盛一段時間後漸漸被市區公車所取代,
又遭逢1906年的舊金山大地震,震毀許多電車,數量大幅減少;
一直到1984年搭配電車系統的升級才又漸漸復甦起來,現在更是遊客來訪必搭乘的交通工具。
車頂寫著POWELL & HYDE Sts.是這條路線的叮噹車 |
舊金山地處丘陵地,叮噹車可爬上陡峭的山坡,電車軌道與汽車車道共用 |
叮噹車站牌 |
必看景點之二Lombard St.倫巴底街的九曲花街,
從Hyde St.海德街一路走上陡峭的馬路,中途好幾次感到後悔沒搭叮噹車上山。
倫巴底街是一條有九個彎道的街道,兩旁種滿繡球花在照片上看起來真的很漂亮 |
這麼漂亮的街道一定要來朝聖,可惜花並沒有如預期盛開。
倫巴底街的坡度非常陡峭,本來是一條直線通行的路,
考量到行車與行人安全,1923年將它改為彎曲的街道,以長度減緩坡度,
並鋪著磚塊以增加路面摩擦力。
![]() |
繡球花沒盛開,下午的九曲花街又在背光處頓時黯然失色 |
失去了九曲花街的美麗,我和小帥踏破鐵鞋要找到公車搭到金門大橋。
![]() |
樓梯做在房屋外面的美式公寓 |
Union St.聯合街筆直的道路站在高處看起來好壯觀 |
終於找到乘車點 |
幸好班次不少,很快地等到一班車,搭到金門大橋大約20分鐘。
Golden Gate Bridge金門大橋全長1280.2公尺,連接舊金山與Marin County馬林縣,
自1933年開始施工,歷時四年多始完工,紅褐色的橋身是金門大橋的特色。
![]() |
金門大橋 |
和小帥與金門大橋來一張合照紀念 |
金門大橋主墩距4200英呎,即1280公尺,單一條纜線長2331.7公尺,其中包覆著約27.5條鐵線。
![]() |
纜線截面展示 |
紀念品販賣部內展示一座測試塔,是原尺寸的56倍縮小版,
用以計算模擬橋墩是否可承受如此巨大的受力。
海風真的很強又凜冽,拍了好幾次都不滿意的小帥決定再拍一張照片,
我們就搭車回舊金山市區了。
聯合廣場飯店 |
晚餐在霹靂辦公室附近的美食區吃韓式料理So Gong Dong Tofu House。
泡菜豆腐鍋味道還不錯 |
還一起點一份海鮮煎餅,吃到店家趕人,一人約20美金 |
今日戰利品是金門大橋的明信片架,稅前8.95美金,以及明信片一張。
❉ ❉ ❉ ❉ ❉ ❉ ❉ ❉ ❉ ❉ ❉ ❉
舊金山第二天,我和小帥參加雙人Local Tour的Napa Valley納帕谷酒莊一日觀光230美金,
其實是一筆不貲的花費,但是霹靂不放心我們兩人開車前往也只好參加安全路線。
自費里蒙特搭乘橘線一路到底的Richmond里奇蒙是最接近Napa的BART站,
到納帕谷車程仍要一個小時以上。
里奇蒙治安比較不好,在車站附近還有看到警車巡邏。往北一直開漸漸看見路旁的葡萄樹田,不乏小酒莊與高爾夫球場。
這位戴帽子男童雕像似乎是高爾夫球場的路標 |
本來打算進攻兩座酒莊,但小帥不勝酒力,
我們只選擇一家以氣泡酒著名的DOMAINE CHANDON香登酒莊。
香登酒莊是聞名世界的法國Moët et Chandon酩悅香檳所建的酒莊,
成立於1973年,也是在納帕谷酒莊中第一家法國氣泡酒的酒莊。
入口外牆以樹葉裝飾,一樓是紀念品與香檳酒販賣部,二樓則是品酒區 |
在一樓逛了一圈,有一位年輕的男子引領我們往二樓品酒區,
並聊了一下我們從哪裡來,從事什麼職業等等。
品酒區有幾組當地人認真地選酒,然而傻傻的我們兩個就挑了最便宜的基本品酒組合。
Classic Tasting 20美金,一共有三種酒 |
富含氣泡的口感讓人感覺不是在喝酒,小帥不太會喝,於是我一人幾乎喝了兩杯的量,
不小心覺得頭有點暈。
認真喝一口 |
![]() |
喝到最後分不出有什麼不同,索性開始拍照 |
粉紅氣泡酒,喝起來有草莓、小紅莓以及奶油味香氣 |
戶外是露天用餐區,也可以帶著酒邊喝邊到外面欣賞風景。
絕美的光線與美人 |
不經意望向遠方是我的招牌 |
而後我們兩人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事,於是開始取景拍照。
![]() |
有陽光有藍天真好拍 |
![]() |
不小心就拍了幾百張 |
以藍天為背景,拍什麼都變得格外出色,濃縮幾張讓大家欣賞一下。
![]() |
最後展現撥頭髮特輯 |
![]() |
撥完換我撥 |
離開酒莊前在販賣部買了紀念品,還被剛才那位年輕人發現我喝醉了,
他笑著對我說:You are so fun. 這句話我想了好久,還是不明白是褒還是貶。
來到香登酒莊自種的葡萄園區。
佔地很廣的葡萄園 |
這裡種植著深紫色葡萄是紅葡萄之王–Cabernet Sauvignon卡本內蘇維儂,
納帕谷是這個品種葡萄的產地之一,另外一個產地在法國波爾多。
深紫色的卡本內葡萄 |
葡萄樹比我還要高,納帕谷與波爾多的卡本內相比,果味較濃厚,
擁有黑櫻桃、甘草甚至有點香草風味,單寧與酸度低但酒精濃度較高。
![]() |
親一口葡萄之王 |
充滿陽光的加州是培育出豐碩多汁葡萄的必要條件 |
藍天、陽光和葡萄酒,好悠閒的一個早上。
下午我們來到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一進門是整片的尤加利樹區迎接我們。
這片樹林屬自然生態區,在我們到訪前不久七月的時候,校方與FEMA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曾打算耗資近2億台幣砍伐這些樹木,理由是尤加利樹容易造成火災,引發保育人士與市民的不滿而發起裸體護樹的行動。
最後應該是決定保留尤加利樹區吧 |
地上的樹皮碎屑 |
礙於包車的時數,我們只在這一個角落逛逛。
![]() |
全美排名第二的生命科學系系館 |
右邊是心理學館,位居全美國大學第一的地位 |
左邊是生物化學系館,系所排名全美第二 我們還有進去參觀了一下,沒看到什麼學生 |
矗立在生命科學館對面的是被列入國家史蹟中的Harry R Wellman Hall,
Wellman曾任農業經濟學教授,更於1967年成為加州柏克萊分校的校長,
此棟建築物以他的名字命名。
Harry R Wellman Hall |
結束校區參觀,我們也跟包車的司機大哥道別,
雖然不是一個會令人回味的包車體驗,但也是沒有辦法的選擇。
我和小帥搭著BART紅線到Powell Street跑華街,在聯合廣場吃午餐與購物。
柏克萊站 |
到了4點多我們才享用今日午餐,在聯合廣場有蠻多餐廳選擇,
保守地選擇這家連鎖的Cafe bellini貝里尼。
貝里尼餐廳外觀,其實我們是被櫥窗裡的甜點所吸引 |
![]() |
一碗牛肉湯和焗烤義大利麵,共計27美金 |
飽餐一頓後也買了幾件衣服,兩人懊悔早知道儘早回市區展開購物行程。
待霹靂下班後我們回到聖荷西,晚餐吃一頓懷鄉料理,明天才是真正的三隻老虎公路旅行!
![]() |
咖哩飯配乾煎百頁豆腐,湯品則是海帶豆腐味噌湯 |
紀念品購入香檳杯,就是在結帳時被年輕人說我很fun⋯
15美金一只,紀念價值大於物品價值 |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